行业资讯

行业政策 | 天津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印发!

2023-10-09 14:13

                                                                                           天津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推动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天津,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紧抓住制约本市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以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6%,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力争达到60%,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72%;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稳步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把蓝天保卫战作为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以PM2.5控制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坚持移动源、工业源、燃煤源、扬尘源、生活源“五源同治”,强化区域协同、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大幅减少污染排放。

1.加快移动源清洁化替代。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国一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加快打造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推动天津港、重点行业企业短途运输车辆新能源替代,加快河海联运等工程建设,天津港持续提升铁矿石、焦炭清洁运输比例。加快推动形成“外集内配、绿色联运”的城市物流公铁联运模式。加快推进铁路货场、物流园区、港口、机场以及重点企业新增和更新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化。推动港口拖船、海河观光船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替代。

2.加快推动重点行业绿色转型。钢铁行业短流程电炉炼钢产能、产量达到国家要求,开展重点工序、工艺深度治理改造,达到重污染天气绩效A级水平。推动焦化企业全过程提升改造,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推动13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全面实施提标改造,2023年11月1日起稳定达标。结合垃圾处理企业污染排放水平,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或按照应对污染天气工作要求,合理优化垃圾分配、焚烧方式。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要求。编制火电、垃圾焚烧发电等重点行业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技术指南,健全完善地方绩效分级指标体系,开展水泥、平板玻璃、石化等重点行业企业创建重污染天气绩效A级行动。

3.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时期减煤10%的目标任务。严格控制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用煤总量。净外受电比例超过1/3(净外受电中绿电占比力争达到1/3)。对重点企业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或关停。组织全市公共煤电机组科学制定脱硝催化剂再生或更换计划,确保治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

4.全面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建立配套工程市级部门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控尘要求,对存在典型污染问题的单位进行通报约谈。强化道路科学扫保,对重点道路持续实施“以克论净”考核,到2025年底达标率达到78%以上。推进吸尘式机械化湿式清扫作业,到2025年底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3%。疏堵结合严防露天焚烧,常态化开展巡检排查,引导农户合规处置农作物秸秆,依法查处露天焚烧行为。

5.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污染问题。着力开展百姓身边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程。持续抓好油烟污染排查治理,确保油烟净化设施正常运行和清洗维护。研究制定制药、橡胶、塑料等重点行业和市政设施恶臭污染防治技术指南。依法查处餐饮油烟、露天烧烤、异味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6.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实施大气治理百日攻坚行动,科学削减污染峰值。加强中长期空气质量预测预警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72小时精准预测能力。深入推进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和应急联动长效机制,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天津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办法》。

(二)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突出“人水和谐”,坚持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一河一策”治理重点河流,稳定提升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并形成长效机制,加快创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

7.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水量。加强京津冀水环境联保共治,积极争取优质水源。合理存蓄雨洪水、充分利用再生水,加快完善水系连通工程,保障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水量。建设一批人工湿地水生态修复工程。

8.加强城镇入河污染排查治理。推进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2023年底前完成排污口排查溯源,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强化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新建扩建一批城镇污水处理厂,加快雨污合流片区改造,持续推进雨污管网串接、混接改造。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2024年底前城市建成区全部消除黑臭水体,持续严格落实长效养管机制,防止返黑返臭。

9.推进工业园区水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全面调查评估工业废水收集、处理情况,对排查出的问题开展整治。加强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废水排放监管,确保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组


会员登录

尊敬的联盟会员,欢迎回来,请登录您的账户。

* 手机号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