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动态

团体标准 | 抢占盐碱地治理技术高点!首批三项核心团体标准参编单位限量开放

2025-07-21 15:25

盐碱地治理技术迎来标准化突破 

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权威机构牵头,《盐碱耕地综合改良效果评估技术规范》《盐碱障碍耕地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规程》《生态友好型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规程》三项团体标准正式启动立项。现面向行业招募参编单位,共建盐碱地治理技术体系,共享标准编制权益!  

为何参与?三大核心标准直击产业痛点 

1. 《盐碱耕地综合改良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 国内首个多维度盐碱治理验收标尺  

▶ 量化指标:含盐量分级(0.1%~20%)、pH值、碱化度(ESP)、有机质增幅(≥0.3g/kg/年)  

▶ 解决痛点:终结治理效果"说不清"困境,为工程验收、政策补贴提供硬性依据。  

2. 《盐碱障碍耕地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规程》 

▶ 破解"低有机质-高盐碱-低产出"恶性循环  

▶ 核心技术:微生物菌群(固氮菌≥10CFU/g)、耐盐绿肥(田菁鲜草≥2/亩)、双深双晚农艺  

▶ 硬性目标:1年有机质提升≥0.5%3年达≥1.5%(较传统提速50%)。  

3. 《生态友好型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规程》 

▶ 兼顾产能与生态修复的可持续方案  

▶ 技术亮点:暗管排盐(PE波纹管开孔率≥3%)、耐盐水稻(灌溉水盐度2-4 dS/m)、微生物-植物协同修复  

▶ 适用场景:滨海/内陆/苏打盐碱地,覆盖农业开发与生态修复双重需求。  

参编单位核心权益 

✅ 技术话语权:参与标准关键技术参数制定,优先应用成果转化。 

✅ 品牌背书:列为标准起草单位,提升企业行业公信力。 

✅ 政策先导:获取盐碱地治理前沿动态,对接国家"藏粮于地"战略资源。 

✅ 资源互通:与中科院、生态环境部等机构建立技术合作通道。 

招募要求 

对象:盐碱地治理工程企业、土壤修复材料商、科研机构、检测认证单位。 

要求:具备盐碱地相关技术实践或研发能力,承诺投入技术骨干参与编制。 

费用:参编单位需分摊标准立项基础费用(含评审、会议等),具体额度请咨询联络人。

全过程周期:10个月(2025年8月-2026年6月)  

注:各阶段会议均提供线上参与通道,确保异地参编单位全程跟进。

咨询联系:崔老师 13520118197(微信同号)  

截止时间:2025年8月31日,每项标准限10家参编单位,按报名顺序审核资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立即行动! 最终3席将按报名顺序及技术匹配度审核,锁定行业规则制定话语权!  

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推动标准落地·引领技术变革  



会员登录

尊敬的联盟会员,欢迎回来,请登录您的账户。

* 手机号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