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第二届土壤与矿山生态修复科技交流暨产业博览会在分会场的近百个高质量报告分享中,圆满收官,共吸引500多名行业专业人士参会,备受好评!
这次大会共设七大分会场,包含盐碱地改良与可持续利用、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矿山固废资源化利用、低碳土地利用、建设用地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治理、研究生报告专场。涵盖环境修复行业的各个方面,吸引了众多土壤与修复领域的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院所专家学者、各类企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行业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参会者们纷纷表示,此次土博会多主题的分会设计,涵盖了环境修复行业转型普遍专注的重点领域,不仅拓宽了他们的的行业视野,还让他们了解了新技术新案例,与专家以及合作伙伴进行了深度交流与链接,真是收获多多,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期待明年土博会,希望有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他们!
分会深入探讨了盐碱地改良的技术体系与实践应用,分享了包括内蒙古盐碱地节水控盐生态治理、煤基固废人造土壤应用、燃煤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地等在内的多项成功案例。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盐碱地的粮食单产,还为盐碱地的生态修复与绿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会聚焦于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与修复,专家们围绕地下水污染防治政策、石油化工企业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微生物菌群协同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新技术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同时,还介绍了基于生物碳的原位化学氧化体系、数智管控研究与实践等前沿技术,为地下水污染的防控与修复提供了新思路。
分会(三)矿冶固废绿色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及装备分会
分会重点讨论了矿冶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技术。会上,专家们分享了系统修复、综合施策在重大生态修复项目中的应用,以及典型矿冶固堆场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协同控制技术、赤泥库生态修复技术等成功案例。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有效推动矿冶固废的绿色资源化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分会围绕低碳土地利用与矿山生态修复展开探讨。与会者分享了人工创面边坡生态修复工程质量控制标准、矿山边坡植被修复技术与工程实践、矿山恢复植被造林碳汇核算方法等研究成果。同时,还介绍了德国矿区土地复垦实践、西部半干旱区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与实践等国内外先进经验,为矿山生态修复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分会着重讨论了建设用地土壤修复的绿色低碳发展与新模式。专家们围绕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申报、重庆市土壤污染管控修复的管理实践和案例、城市污染场地绿色低碳修复探索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同时,还介绍了氯代烃污染强化生物削减技术研究及应用、污染场地微扰动调查和溯源技术等前沿技术,为建设用地土壤修复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会聚焦于全域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及肥料应用。与会者分享了立足农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EOD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政策与实践等研究成果。同时,还介绍了土壤健康与农产品质量、黄腐酸降解地膜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等前沿技术,为全域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及肥料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会上,研究生们围绕地下水中六价铬的污染特征与零价铁修复技术、矿区重金属污染对基于土壤微食物网的多级营养生物潜在响应机制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同时,还分享了如何正确解读初审环节的拒稿问题、煤基固废制备有机肥对土壤质量与植物生长的影响作用等研究成果,为土壤与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次土博会分会场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还推动了土壤与生态修复领域前沿技术的传播与应用。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技术将为实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