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为破解盐碱地治理中技术碎片化、参数模糊化、时效滞后等核心难题,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正式批准立项四项关键标准:
1. 《盐碱障碍耕地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规程》(本次重点征集)
2.《盐碱耕地综合改良效果评估技术规范》
3.《生态友好型盐碱地农业利用技术规程》
4.《盐碱后备耕地全过程监管技术指南》
四项标准首次实现从“技术实施、效果验证、生态开发到长效监管的标准化全覆盖”的完整技术闭环,旨在为5亿亩盐碱后备耕地开发及盐碱化耕地治理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聚焦核心:《盐碱障碍耕地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规程》
本规程针对盐碱地“低有机质—高盐碱度—低生产力”恶性循环,提出三大创新体系:
▶ 土壤改良技术体系
▶ 生物改良技术体系
▶ 耕作与田间管理技术体系
为汇聚行业智慧,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现面向全国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优秀企业及行业专家,公开征集主编单位、副主编单位及参编单位。
参编单位职责与资质要求
为保障标准编制工作的专业性与实效性,现明确以下角色要求:
主编单位(1名)
资质要求:需在盐碱地治理与评估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突出的行业影响力和丰富的标准制定经验。
核心职责:主导标准框架设计、核心内容起草及全过程协调统筹工作。
副主编单位(1名)
资质要求:需在相关细分领域(如土壤学、农学、生态学、遥感监测、工程改良技术等)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
核心职责:深度参与标准关键章节的编写与修订。
参编单位(8名)
资质要求:需在盐碱地治理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效果监测等方面拥有扎实基础和实际案例。
核心职责:为标准提供具体的技术资料、实践验证和数据支撑
唯有各方专家的真知灼见和辛勤付出,才能确保这部“盐碱障碍耕地”首部规范的高质量产出,并为后续“生态友好型改良技术系列”等标准的制定积累宝贵经验,真正服务于国家盐碱地综合治理的伟大事业。
共建共享,协同推进
标准的制定是一项严谨、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成果的高水平呈现,欢迎有意向参与的单位/专家,在确认实质性参与意愿的同时,为该项重要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人员投入、技术资料共享、研究经费配套等)。您的支持将直接转化为标准编制工作的核心推动力。
携手同行,共绘盐碱地改良新蓝图
参与行业技术规范的制定,不仅是彰显单位技术实力、提升行业影响力的重要契机,更是为国家破解盐碱地治理难题、为构建完整的“盐碱耕地、盐碱荒地、生态友好型改良技术、盐碱后备耕地”四位一体系列标准体系奠定基石贡献智慧的宝贵平台。
我们诚挚邀请有志于推动盐碱耕地治理事业发展的同仁加入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打造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盐碱耕地评估技术规范,携手开启盐碱地系列标准建设的新篇章!意向征集与垂询:
请有意向担任主编、副主编或参编单位的代表,于【截止日期:2025年8月31日】 前,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获取更详细的《参编意向书》及具体要求说明。
联系人:崔老师
联系电话:13520118197
电子邮箱:china_soil@163.com
中关村众信土壤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标准化工作委员会